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独立设置北京林学院,为当时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学校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60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云南,辗转十年,于1979年返京复校。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属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2月进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国家列为“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高校。
北京林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正式成立北京林学院,临时过渡院址设在西山大觉寺。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北京林学院。
1960年,被列为全国63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1964年,园林专业因“园林教育革命”影响受到批判。1965年,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宣布停办,园林系被撤销。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发出战备疏散的“一号命令”,北京林学院开始迁往云南。学院北京原址分别被*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等单位占用。北京林学院虽名为搬迁,但实为解散,后经国务院过问免于撤销,全校于1970年集中丽江,更名为“丽江林学院”,后转迁至下关市,并再次更名为“云南林业学院”。
1973年,搬迁至昆明市安宁县楸木园,同时,云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并入云南林业学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院在多方努力后于1979年返京复校,复名“北京林学院”。并收回部分原有土地,但总面积减少了40.5%,校内科研基地植物园被毁(现为*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77年,园林系恢复。(现已发展为全国最著名的园林系之一。)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后,学院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逐步扩大。1984年,邓小平为学院题写校名。
198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批准,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
2001年,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协商决定,与北京林业大学实行共建。
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序号 | 姓名 | 院士类别 | 备注 |
---|---|---|---|
1 | 沈国舫 | *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2 | 孟兆祯 | *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3 | 尹伟伦 | *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4 | 李文华 | *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5 | 徐冠华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6 | 张新时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7 | 唐守正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8 | 方精云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9 | 崔鹏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序号 | 姓名 | 聘任类型 |
---|---|---|
1 | 骆有庆 | 特聘 |
2 | 李百炼 | 讲座 |
3 | 孙润仓 | 特聘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1 | 灌木能源林树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 马履一 | 2007年 |
2 | 林业工程与森林培育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孙润仓 | 2008年 |
院系名称 | ||
---|---|---|
林学院 | 水土保持学院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园林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外语学院 |
信息学院 | 理学院 | 自然保护区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艺术设计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国际学院 | - |
所属学院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士学位 |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 本科 | 五年 | 理学、理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林学院 | 林学类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草业科学(草坪科学与管理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水土保持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自然保护区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环境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园林学院 | 园林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风景园林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城乡规划 | 本科 | 五年 | 工学 | |
旅游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网络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理学或工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 本科 | 五年 | 工学、工学 | |
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林产化工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包装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动画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金融学 | 本科 | 四年 | 经济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四年 | 经济学 | |
统计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方向)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电子商务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物业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本科 | 四年 | 法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外语学院 | 英语 | 本科 | 四年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本科 | 四年 | 文学 | |
日语 | 本科 | 四年 | 文学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批次 |
---|---|---|
1 | 林学 | *批 |
2 | 园林 | |
3 | 农林经济管理 | |
4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第二批 |
5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6 | 生物科学 | 第三批 |
7 | 风景园林 | 第四批 |
8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
9 | 林产化工 | 第五批 |
10 | 英语 | 第六批 |
11 | 环境科学 | |
1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序号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1 | 林学专业教学团队 | 骆有庆 | 2007年 |
2 | 园林专业教学团队 | 张启翔 | 2008年 |
3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团队 | 余新晓 | 2008年 |
4 | 森林经营管理教学团队 | 彭道黎 | 2010年 |
5 | 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 郑彩霞 | 2010年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级别 |
---|---|---|---|
1 | 观赏植物学 | 张启翔 | * |
2 | 林木育种学 | 陈晓阳 | * |
3 | 园林花卉学 | 刘燕 | * |
4 | 森林计测学 | 孙玉军 | * |
5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 骆有庆 | * |
6 | 树木学 | 张志翔 | * |
7 | 森林培育学 | 马履一 | * |
8 | 土壤侵蚀原理 | 张洪江 | * |
9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亢新刚 | * |
10 | 测量学 | 冯仲科 | 北京市 |
11 | 园林树木学 | 张启翔 | 北京市 |
12 | 管理学 | 宋维明 | 北京市 |
13 | 植物学 | 李凤兰 | 北京市 |
14 | 资源环境管理学 | 彭道黎 | 北京市 |
15 |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 孙保平 | 北京市 |
16 | 林业经济学 | 温亚利 | 北京市 |
17 | 土壤学 | 孙向阳 | 北京市 |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
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林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林业经济管理 | |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 植物学、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土壤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业经济管理 | |
北京市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 | 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 |
二级学科 | 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草业科学、土壤学 | |
交叉学科 | 生态环境地理学 |
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 ||
---|---|---|
法学 | ||
法学理论[0301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
经济学 |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 金融学[020204] | 国际贸易学[020206] |
统计学[020208] | ||
工学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
车辆工程[080204]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 结构工程[081402]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 森林工程[082901] |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2]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2903] | 环境科学[083001]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 | ||
教育学 | ||
应用心理学[040203] | ||
哲学 | ||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 ||
管理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 会计学[120201] | 企业管理[120202] |
旅游管理[120203] |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 行政管理[120401] |
理学 | ||
微生物学[071005]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 生物物理学[071011] |
生态学[071012] | 自然地理学[070501]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
植物学[071001] | ||
农学 | ||
土壤学[090301] | 植物营养学[090302] | 草业科学[090503] |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 森林培育[090702] | 森林保护学[090703] |
森林经理学[090704]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 自然保护区学[090721] | 生态环境工程[090722] |
复合农林学[090723] | 工程绿化[090725] | |
文学 | ||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 设计艺术学[050404] |
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 ||
---|---|---|
工学 | ||
机械工程[080200] | 森林工程[082901] |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2]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2903] | 林业装备与信息化[0829Z1] | 风景园林学[083400] |
管理学 | ||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 |
理学 | ||
植物学[071001] | 微生物学[071005]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
生态学[071300] | ||
农学 | ||
土壤学[090301] |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 森林培育[090702] |
森林保护学[090703] | 森林经理学[090704]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 自然保护区学[0907Z1] |
生态环境工程[0907Z4] | 草学[090900] |
博士后流动站名称 | |||
---|---|---|---|
生物学 | 生态学 | 林业工程 | 风景园林学 |
林学 | 草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科研平台类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研发中心 |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
国家科技示范园 |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
国家野外台站 |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教育部园林环境工程中心、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林业生态工程中心 |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实验室、水土保持实验室、森林保护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实验室 |
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 | 首都圈森林生态站、青海大通高寒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西太岳山森林生态站、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森林生态站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重点北京市实验室 |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污染水体源控与生态修复技术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吴 斌 |
校 长 | 宋维明 |
党委副书记 | 陈天全(兼纪委书记) 方国良 全海 |
副 校 长 | 姜恩来 张启翔 骆有庆 王自力 王晓卫 |
副校级领导 | 王玉杰 |
校长助理 | 张卫民 马履一 |
姓名 | 职务 | 任期时间 |
---|---|---|
李相符 | 院长 | 1953年1月——1962年12月 |
胡仁奎 | 院长 | 1961年2月——1966年12月 |
甄林枫 | 院长 | 1972年5月——1978年2月 |
陈陆圻 | 代院长 | 1982年1月——1984年2月 |
阎树文 | 院长 | 1984年2月——1985年8月 |
阎树文 | 校长 | 1985年8月——1986年2月 |
沈国舫 | 校长 | 1986年2月——1993年7月 |
贺庆棠 | 校长 | 1993年7月——2000年1月 |
朱金兆 | 校长 | 2000年1月——2004年7月 |
尹伟伦 | 校长 | 2004年7月——2010年8月 |
宋维明 | 校长 | 2010年8月——至今 |
姓名 | 职务 | 任期时间 |
---|---|---|
陈致生 | 党支部书记 | 1952年11月——1953年3月 |
杨纪高 | 党支部书记 | 1953年3月——1954年3月 |
杨纪高 | 党总支书记 | 1954年3月——1955年5月 |
杨锦堂 | 代党总支书记 | 1955年6月——1956年6月 |
李相符 | 党总支书记 | 1956年7月——1957年1月 |
李相符 | 党委书记 | 1957年1月——1958年9月 |
张纪光 | 党委书记 | 1958年10月——1960年10月 |
王友琴 | 党委书记 | 1960年11月——1980年9月 |
阎树文 | 党委书记 | 1986年2月——1987年11月 |
米国元 | 党委书记 | 1990年9月——1993年7月 |
顾正平 | 党委书记 | 1993年7月——1996年12月 |
胡汉斌 | 党委书记 | 1996年12月——2004年1月 |
吴斌 | 党委书记 | 2004年1月——至今 |
姓名 | 岗位/荣誉 |
---|---|
徐冠华 | *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
尹伟伦 | *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
朱之悌 | *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
王涛 | *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
张新时 | *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
李文华 | *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
唐守正 | *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
骆有庆 | 北京林业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杨雄 |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
张效廉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
万峰 |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伊甸园信箱》节目主持人 |
李百炼 |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副校长 |
陈晓阳 |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
高翅 |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
陈建伟 |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
钱军 |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 |
宋维明 |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
吴斌 |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
何巧女 |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刘振国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北京林业大学校徽以绿色为基调,绿色既象征着绿色学府,又标志着该校以培养绿色人才为己任的办学宗旨;图案中的松柏,蕴涵着苍松正气、万年长青的北林气节;正下方的1952字样,标志着这一年建校,显示着北林的历史悠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