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贵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近年来,中国三冶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创建“个十百千”“共产党员领航工程”“党旗飘扬践初心、党徽闪光担使命”等特色党建品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从“有机结合”转为“深度融合”。
高举“红色”旗帜
“四面”旗帜强化党建工作。打破基层党委“各自为战”的固有模式,开创以模范引领带动的“4+4大党建”工作格局,是近年来中国三冶党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举措。结合地域特点,组建以三冶党委为“中”心,“东西南北”片区典型引领的“东西南北中”的“四位一体”大党建工作模式,形成“四面”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旗帜。按照“一个单位一个亮点”“一个支部一个特色”的四个党建示范点和四个规范化党支部,通过“学、建、亮、树、转”的方式,让先进带头、典型引路,“抓两头带中间”,创新方式提质升级。
四个“定期”促进品牌创建。在做好党建工作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定期”确保部署的工作落到实处。即定期召开片区座谈会,将重心下沉到基层,更好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进行特色党建工作成果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定期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促进学习成果转化;定期组织党员、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三类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在此基础上,创新领导干部带头学、主题党日普遍学、分层培训重点学、“互联网+”推送学、特色活动实践学的“五学模式”,推广党员带群众的理论学习方法,以“学”字唤初心、以“研”字促结合、以“问”字找不足、以“改”字抓落实,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源动力。
筑牢“红色”堡垒
“四个一批”筑牢战斗堡垒。中国三冶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把每一个在建项目作为一个坚强的红色战斗堡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把党支部打造成“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以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批党员先锋岗、一批党员责任区、一批党员先锋队、一批党员先锋的“四个一批”工程,筑牢企业“红色”堡垒。
特色主题党日开启“党建+”工作模式。中国三冶各级党组织依托“智慧党建”云端平台,认真开展各项党内组织生活,在随时随地开展活动的同时,实现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通过讲述“我的入党故事”、开展微党课等形式,丰富活动的内容与载体,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各级党组织以支部为核心,通过辅导式、座谈式、观影式、竞赛式等多种方式,开展主题党日+生产经营、主题党日+安全生产、主题党日+质量提升、主题党日+基础管理、主题党日+监督保证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刻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光辉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
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作为拥有七十多年悠久历史的“冶金建设摇篮”,中国三冶奉献的不仅仅是一项项重大工程,更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艰苦奋斗、不甘人后的优良作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企业共创建党员先锋岗172个、党员责任区10个、党员突击队6个、党员先锋项目8个。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开展“大干一百天确保两翻番”活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率先垂范,带领职工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充分展示了忠诚报国、以厂为家的家国情怀,不辱使命、进取不止的奋斗精神,锐意创新、力争第一的开拓意识,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党性修养,为推动企业渡过难关与地方经济恢复提供了坚强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
支持家乡建设,体现央企担当。长期以来,中国三冶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家乡建设为己任,将企业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拓宽地企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去年8月,台风“利奇马”来袭,中国三冶组织干部职工连夜抢修道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确保工程按时完成,为取得抗击台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主动请缨,在春节期间,支持鞍山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完善了疑似病例隔离区和楼内相关设施。在组织复工复产工作中,企业开展“点对点”专车服务行动,帮助返岗复工人员。刚刚通车的自由东街隧道是我市重点工程,施工期间,党员突击队多次开展项目攻关,抢工期、保质量。在脱贫攻坚战中,企业以消费扶贫等方式对口帮扶岫岩新甸镇金矿村,以及贵州省德江县、沿河县,充分体现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中国三冶常怀“赶考”之心、常走“赶考”之路,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点燃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